Monday, January 18, 2010

悼一個天才大提琴家杜普蕾之死



我最喜愛的大提琴家杜 普雷於(Jacqueline du Pre)逝世已经二十週年,決定寫此文來紀念。 19871019日被譽為本世紀大提琴奇才賈桂琳杜普蕾因為多發性硬化症(Mutiple Sclerosis)死於倫敦,年僅42歲。1945年出生的杜普雷16歲開始登上國際樂壇,26歲發現手指逐漸失去感覺,28歲之後就過著坐輪椅的生活 長達14年直到42歲過世為止。 發光發熱於樂壇的十年之間所錄製的曲目,首首經典;最廣為人知的艾爾加E小調大提琴協奏曲迄今仍是公認的最佳演奏。

早年
普雷於1945116日出生於倫敦,父親是位會計師,母親是鋼琴家兼教育家。賈姬四歲時偶然聽到大提琴的音樂 便要求母親給她學習這一樣樂器,並且能夠輕易地駕御4/4大提琴;姐姐希拉蕊則修習長笛。姐妹倆從小就展露音樂天份,在童年時期聯手拿下不少音樂比賽的獎 項。

學習
普蕾音樂天份顯然比姐姐出色許多,起先進入赫伯華倫(Herbert Walenn)的倫敦大提琴學校就讀;1953年赫伯華倫去世,倫敦大提琴學校也因此關閉。賈姬的老師替她介紹了一位傑出的大提琴家威廉普力茲, 並在普立茲的指導與推薦下贏得蘇季雅大提琴大賽。

學習告一段落之後,杜普蕾15歲前往瑞士參加卡薩 爾斯大師班、20歲赴莫斯科和羅斯托波維奇學琴,羅斯托波維奇深受這位年輕大提家才氣震撼,在結業時告訴眾人「她是唯一可以接我棒子的年輕大提琴家」。雖然受過大師的洗禮,杜普蕾心中真正的老師依然只有普力茲一人,由此也可見她念舊的個性。

演奏之路
196116歲時以一把 1673Stradiarius大提琴在倫敦首度登台。翌年,她首度與BBC Symphony Orchestra合作,並參加逍遙音樂節,演出艾爾加的大提琴協奏曲,大受好評。19652月,皇家音樂廳裡一場原本由里昂納德羅斯(Leonard Ross)演奏的大提琴音樂會,演奏者因故缺席,主辦單位臨時通知杜普蕾代打。雖然陣前換將,卻大獲成功,當時在場的柯瓦契維奇稱之為「光輝狂喜的演 奏」;指揮家沙堅特爵士也予以稱許。杜普蕾在這首德弗札克大提琴協奏曲中嶄露頭角。杜普蕾亦表示德弗札克大提琴協奏曲是她最愛的曲子。

年杜普蕾與倫敦交響樂團為EMI錄製艾爾加大提琴協奏曲,真正讓杜普雷名揚世界的錄音。雖然杜普蕾自己也不願意讓別人認為她熱愛這首協奏曲勝過舒曼,但是 打從她第一次演奏艾爾加大提琴協奏曲開始,世人就將她和這首大提琴協奏曲劃上等號。而錄製此曲至今已經超過四十年,卻仍是公認最佳版本;過世20年至今敢 走進錄音室錄下這首曲子的大提琴家仍屈指可數。此時她已經是國際級演奏巨星,此年她亦訪美與BBC交響樂團在紐約卡內基廳演出此曲。

多發性硬化症
1971年杜普蕾發現自己的手指逐漸失去感覺,這樣的挫折令她對生活絕望透頂,也在此時她短暫離開巴倫波因回到倫敦姐姐希拉蕊家,並且大幅度減少公開演出。

普蕾看了許多醫生都查不出原因,情況越來越嚴重,19732月她舉辦了在倫敦的最後一場演奏會,與指揮家好友祖賓梅塔演出Elgar cello concerto,從此離開樂壇。 杜普蕾事後回憶當時她已經沒有辦法感覺琴弓的重量,打開大提琴琴盒對她來說也日益困難,最後她只是靠著視覺的記憶來判定,同年10月醫生終於診斷出她所罹 患無藥可醫的多發性硬化症。

她身後的傳記作者伊莉莎白.威爾森 這樣說:「悲劇的多寡並不能換算成數字,杜普蕾的損失也是無法計算的。1982年夏天我認識她的時候,她幾乎已經失去了所有的一切。而在此之前九年,她舉 行了一場糟到不能再糟的告別演奏會。自此她的手腳相繼失去控制能力,最後渾身上下都不聽使喚。她張目所見都是雙重影像,頭一直嚴重地顫抖,使她無法專心看 書和看電視,日常生活起居均由特別看護、廚子和司機照顧,生活圈子亦侷限於病床與輪椅,婚姻對她來說幾乎只變成一張飯票而已。她既無法打電話,亦無法自己 吞食,講起話來困難重重,除了思考之外,她甚至連移動一下身子的能力都沒有。她非常無奈地固守著那受挫與卑微的孤立生活。」
19871019日杜普蕾死於倫敦,享年42歲。杜普蕾死後,英國將某一品種英國玫瑰以她的名字作為命名以紀念她。

No comments: